标签归档: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师的成长

在交互设计的工作中,我们常常谈到往前走一步:参与到产品idea的讨论当中去,这助于更好的了解设计产品的原因和目标,好处就不多说了。但如何去做到呢?

很多交互新人进来,工作经验少的同学,他们刚开始可能就不一定适合去做上面提到的要求,他们一开始更多的应该是去了解熟悉自己所要接手的业务线,包括岗位工作流程,对口业务线(运营/PD/视觉/前端/开发/测试/)、网站,产品,用户,还有各种数据,最简单的:主要让你的导师带自己去认识下将来对口业务线(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和leader?等到熟悉甚至了然于胸业务线情况是有能力参与到产品设计更核心阶段当中去的基础之一。试想都不清楚网站有哪几类用户?每天网站新注册用户的转化率多少?转化不成功的原因分哪些?如何能更有效的一起去参与讨论,给出合理的否定理由和有意义的建议。而且和相关业务部门去讨论,其实也是自己在那个圈子里建立口碑和人品的重要过程,这种映像的正向建立到后来你会发现:你从一开始主动要求参与产品核心阶段的讨论到后来相关方主动邀请你去讨论。

根据自己的清楚可以分分阶段,1.新人 > 2.能做事 > 3.事做好。我觉的有能力参与产品idea的讨论中应该是第三个阶段了。记得自己刚进公司做新人,虽然之前已经有工作经验,但那些东西对于来到一家新公司的我来说,很多东西也需要重新开始。第一个阶段要知道公司的交互岗位cover的范围、工作的流程,打好上下游之间的关系,这些是为了便于之后能较顺利的展开工作。这个阶段比较容易渡过。第二个阶段开始了解清楚业务,接手项目,出方案,跟踪落实方案。这个阶段就需要设计师了解的更仔细,比如网站有几种类型的会员?会员账号又有哪几种类型?哪些等级?账号类型等级不同对后台的操作权限有什么不同?不同的产品、模块是否需要中英繁支持?以及它们出现的原因?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接手项目的时候理解清楚项目,一般都会有:现状和分析,机会和利益,目标和范围。一开始先别急着就去挑战他们的需分,我相信他们大多在这里待的时间比我久,发起项目也是过过他们的leader,推敲过,不然也不会随便拿出来做BRD评审。而我这个阶段最需要保障的就是评估准工作量,准时给出可行的方案。别因为我延误项目的总体进度,更好的话能保证质量的同时提早交付方案,这样做先给合作方带来些加分印象:认真、踏实。跟踪落实方案也不是小事,从交互稿交付到上线,要经过多个部门,这中间的时间也较久,视觉评审,html评审,功能预演、预发布测试都要参与,特别是html评审会有些实现细节上的变动,外部环境上也会因为资源问题、上线时间要求导致原本的一些设计需优化,变更。有时候项目owner也会为了自行方便改了方案不告而上。这些过程的把控都需要一定经验和方法,而且还要日常工作中去维护这种氛围,这时候就很需要重在执行流程,这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巩固好上面这些,第三个阶段就想的不光光是做好本职工作了,对那些的驾轻就熟才会想着去影响别人,特别对于业务方,不希望自己只是个工具。还是基于有上面这些扎实的基础,自然而然的会发现在与业务方会议、头脑风暴时,渐渐会有想法,看待问题也会有自己的不同角度,判断他们逻辑推理的合理性,进行有理由的反驳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再有能力,自己去发现问题,整理问题,找机会去推动、去发起项目,解决问题,Review时得到别人的肯定,在后续去调研用户、论坛、群等各种渠道得到用户的反馈、迭代产品。

上面说的三个阶段,大致一个过程
a0346e31ea7b70918a75195978f6f9f6


牛顿和苹果树

20110611

记得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关于牛顿请人吃饭的故事,当然不是想讲专注,不过他和苹果树的故事更让我反思。

大概在很久很久以,有天牛顿吃完饭在花园遛弯,突然看到了一只苹果从树上掉落,深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想如果那时是我,八成是擦一擦,看一眼,对嘴巴了。吃完后,我深深的开始反省,都是人类为什么区别就这么大呢?
时间回到现代,有天吃完饭在书架上翻书,突然看到了一本红红的书掉落,深蹲捡起一看是几年前买的《设计心理学》唐.诺曼写的书,看到书名想起当时读完印象最深刻的一条设计心理学准则(大致意思):当你(别人)不知道如何使用一款产品时,如:解锁手机、运行洗衣机、启动游戏机、ATM机取钱、操控遥控器时不要就觉的是自己笨,自己的问题,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这个产品本身设计的不够好。而做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对于这种现象就应该具有这种敏感性。是的,就是这种敏感性决定了你看到一个苹果落地后,是发现一个定律还是当饭后水果。

想起以前教我妈用新手机时,常常不耐烦,总觉的老人家out,一个解锁功能教了几次才会,但有一次她用我刚买的iPhone手机,居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打开,还翻看我的手机通话,我才开始真正体会到诺曼说的那句话。大多数情况下常常觉的一个产品设计的越复杂越能让人觉的它很高端,很先进,常常是自己研究半天才懂的东西在看别人研究不出时,总能给自己带来一些优越感,一些很奇怪心理反应。我还记得读书的时候还经常和同学比谁的随身听功能键多,有时候拿到边人的随身听不知道怎么打开插磁带的面板还被同学笑。但其实用户是否能轻松的完成操作才是一个产品真正的体验价值所在(当然前提是有这个需求),产品的易用性先决定了产品面向的人群会有多宽,市场能做多大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妈装宽带时送的一只Android操作系统的华为手机就被一款老式的有数字键位的平板手机一直替代着,我问她为什么不换,他说用起来太麻烦了,很多功能也用不到,而且字又小。

一旦市场有某个需求,厂家设计出解决需求的产品,用户去接触产品的都是在体验。体验产品的易用性,关注产品的功效。在看到用户不知如何操作使用时,先别急着认为用户太笨、或者美其名曰产品定位不同,不是目标用户。仔细想想是不是设计上有改进的空间,之前有考虑不周的功能,是不是有未能满足的常用场景。

这是交互设计师该有的一根筋,它是会决定了你是一个发现的更多还是吃的更多人。

资源不足的时候,交互设计师应该做的合理选择和取舍

一些刚入职的交互设计同学提到:资源不足的时候,交互设计师应该做的合理选择和取舍,后期规划很重要?

整理些自己的看法,先来看看资源不足的原因:

  1. 从大的环境上看,做产品很少有说资源足够的时候,基本每个产品都可以说是资源不足的,因为每个产品都可以做的更好(交互上,代码上,视觉上),更好就需要投更多的资源,这是个无底洞。
  2. 从资源分配上看,每个PD都背KPI着,虽然资源的分配和保障是按产品的重要性划分优先级的,但一条业务线产品较多时、用户需求较紧迫时,资源就可能被稀释或要求缩减。
  3. 从产品开发过程中看,PD完成FBRD后,各职位评估的工作量总和就是项目需要的总资源(当然有些可以并行),在开发过程中PM的管理不善、或者评估乐观等原因也会导致资源有所紧迫。

这时候PD一般就会选择把产品目标直接相关的功能先做,不能直接与产品目标相关的功能就会选择砍掉,所谓的先有再好。比如AE发布产品的选择类目,最早的时候只有选类目,没有导入类似产品、查找类目、输入名称/拼音首字母,这些提升用户体验的类目选择功能。

BB5AEC68-7BDF-428C-9B6B-A77BBB6C2397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相信分析清楚资源不足的原因和PD的心态,能更好的让我们做选择。记得应聘交互设计职位描述中有一点:分析商业需求和技术可行性,在有限的项目资源内,给出双赢的解决方案。

所谓的双赢,我理解就是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需要有一种平衡能力,打不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用户体验和项目目标在天枰的两边,你就是站在中间的那个Controler。

还是回到上面的原因来看:

第一种情况就不说了,大环境。

第二种情况,如果我们能事先感受到某个项目资源很紧,那么在我与PD确认和认同项目目标的情况下,考虑交互方案时就通过大致的线框图先与技术方去沟通可行性和复杂度(不是交互评审哦),只是面对面的抛想法、画勾思,这样的前期沟通达成一致,有利于项目后期平稳的实施,就算在交互评审时也会相对顺利很多。在别人挑战方案时做足功课、应变如牛。

第三种情况,在开发阶段出现资源压缩要砍需求,那就把项目的功能一个个列出来和PD一起来看,哪些是项目目标上必需存在的,哪些是锦上添花的。重要和紧急的筛选方法相信大家都知道。如果出现有双方不认同的地方,也可以找有经验、或者之前接触过这块业务的设计师再来看。

关于产品后期规划(二期、三期实现),个人经验其实我不怎么看好这种方式,指望有人会去实现哪些当初筛选掉的功能,相对还是比较理想化的……原因很简单干完这一票,就有其它的更重要的项目来了、资源被倾斜、产品换人管了,除非产品上线后,你有很充分的理由说明哪些筛选掉功能的必要性。我做法就是一些提升用户体验的功能尽可能的在第一期做上去(这里可能需要一些经验和沟通技巧不细述),当然实在做不上去的,那还是要记录下来,有的可以借一些其它项目的顺风车想办法一起做掉,有些则需要找机会上产品例会去抢资源立项解决,在这个过程最主要的就是耐心和坚持,还是规划完就放在哪里了。当初做产品管理页面的ID搜索功能,等了近一年地有机会做上去;做POST更是记录了一大堆问题,找机会上产品例会,自发项目去解决的。

资源不足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常常邂逅,除了懂得取舍外,交互设计师还可以尽量控制避免,慢慢学会拿捏得当。

关于A/B Test的外传

abtestA/B测试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在这里写写我在平时工作中应用心得。

在我的业务线平时应用A/B的场景:A大多是已经在线的一个产品,而B是一个我们将要上线的另一版本的产品(有可能是改进也有可能是推倒重来的),因为直接通过B去替换A可能用户一下子接收不了,所以我们会切部分用户出来用B版本,上线一段时间后,收集用户的反馈,再去调整,逐步去替换使用A的用户,这样做能让用户更平滑的接收。别小看这个过程,其实有很多策略可讲究了。说说我的真实经历。

之前做【AE卖家后台首页改版】的时候有两种方案做A/B测试,第一种:直接切20%的流量体验新版后台(根据帐号数随机切20%的用户登录就跳转到新版),不提供【返回旧版】入口,另一种切50%的流量让用户体验新版后台,但是要提供【返回旧版】的入口。

第一种方案相对比较保守或者说慎重,因为用户不能回到原来熟悉的页面中去使用,特别是在后台(执行任务为主)一旦用户有比较紧急和重要的任务要做(比如编辑产品、发货、回复询盘),会非常影响他的效率,从而直接带来一些不理性的反馈。好处:如果产品的改版是方向性的(就是商业决策上一定要这样去改了),那通过这种方案一步步切流量,整个过程还需要和用户沟通解释,就能有个较平滑的过渡,比如网站首页的改版、SKU项目。

第二种方案就比较开放,因为用户有【返回旧版】的入口,用的不爽可以回去,而且被测试的用户基数较大,这样得到的反馈相对来说更有定量的价值,容易发现同类度比较多的问题,相对来说反馈内容也比较理性充实,我在群里、网上、上门跟用户聊的时候他们大多都说出对于不爽的很多细节。

当然这两种方案都基于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改版前做好功课:解决的问题和用户期望匹配度要高,准,而且第二种尤其。写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看出我最终选择了哪种方案做了【AE卖家后台首页改版】。

对了,第二种方案还能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结果指标,就是用户在A/B版本的存留人数,再来看个当时【AE卖家后台首页改版】review数据图。

此次使用A/Btest的进行测试,新旧版各50%的用户,在新旧版头部布有切换按钮,用户在下次登录ME时会自动进入上次退出地的ME版本中。

流量对比图

 

 

 

 

 

 

 

总的来说新版上线后,用户随着一个时间段的体验和适应,新旧版的的存留上是五五开。

新版由于链接数上有所简化,所以PV对比上会略低,而新版Session在近一周有所超越旧版的迹象。

通过存留比能很好的反映用户最终的接受度,同时也是作为判断产品是达到足够替换旧版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这里再提一下对于改版类的A/B测试还有一大利器就是热点分布图,基本能很直观的表现出用户的焦点功能能否在一屏内看到,操作到,尽量少的需要滚动。

ABTEST RESULT

当然每个产品情况不同不一定是看类似的指标数据,但在做A/B前梳理清楚上线后通过哪些数据来衡量是非常重要的,衡量哪些指标,我们UED也最好能主动和PD一起去讨论,毕竟有些指标数据能指导、影响我们的方案和看问题视角。

当然A/B测试还有很多种用法和分步实施方案,测试出的结果也会有很多有意思的解读,项目做的多了,思考的多,遇到的问题多了,都能感受的到,以上只是举了个简单的例子。

A/B测试和PD

写到这个标题,是我想到了很多时候UED在PD沟通方案出现分歧时,最终会提出做A/B测试,这本身没错。但我在和PD们聊过这个问题时,他们有时候会有一种较负面的感觉:这么小的一个需求还要做A/B哪有资源和时间,感觉这成了阻碍他们项目进度的一个绊脚石。可能我们只是想证明自己更对,并没有那种意思,但如果对方有了这种感受其实很不利于以后的合作的。

我的一点点看法就是,如果项目是很重要和关键的改动,我们尽早提出该项目需要做A/B测试(PD也会比较慎重的,最好你还能提出如何去做A/B测试的建议方案更nice),规划到项目整体资源中去,而不是在项目KICKOFF后,大家都完成了评估开始执行了再来提。如果是些小改动影响不大,方案一直纠结不下,哪我建议我们大度点让让TA们吧,最后真的他们错了,补救的成本也不会太高的。这点是我们需要注意下的。

以上只是个人心得,虽不能直接适用于各人的工作场景,但举一反三,希望带给大家一点点思考,就算没浪费大家读到这里的时间了。